各院、系及有關單位:
為引導和激勵廣大學生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實事求是、勇于創新,促進我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發展,發現和培養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人才,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經研究決定舉辦我校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下簡稱“競賽”)活動。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競賽組織機構
1.設立競賽領導小組,負責全面指導競賽活動,對競賽中的問題進行協調和裁決,其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李映方
副組長:李 浩
成 員:田兵權 王 強 王正斌 李 華 劉 豐 陳 欣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競賽日常事務。辦公室設在校團委。
2.聘請校内外有關專家、學者,組成競賽評審委員會,對參賽作品進行集中評審。
3.各院系也要成立相應的競賽組織機構,負責本院系的競賽工作。
4.金色家園網站作為競賽網絡支持媒體,負責本次競賽的全面宣傳工作,并提供《作品申報書》等競賽相關材料下載。
二、參賽要求
1.凡我校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中國籍學生(不含在職研究生)均可申報作品參賽。
2.申報參賽的作品限于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限本專科生。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要選擇具有應用價值的研究課題。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領域,從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課題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科技發明制作類分成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産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參賽作品須從實際出發,側重解決社會生産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3.申報參賽的作品可分為個人和集體申報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工作,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兩人;凡作者超過三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三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作者均須為學生。鼓勵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聯合申報參賽作品。
4.參賽作品須經作者本人或集體申報,由兩名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或科研組)推薦,經院系審核确認。
5.每個院系至少選送15件參賽作品,每件作品申報書及其相關材料一式三份。其中碩士作品不得超過報送作品總數的50%、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1件。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和集體項目按學曆最高者區分,由第一完成人所在院系推薦。參賽作品須經過學生所在院系的資格及形式審查和初評後,方可向學校報送。
三、作品選題的範圍
參賽作品選題一般要緊密結合社會生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依托學科基礎,符合“挑戰杯”競賽的特點和要求。
1.2012年立項的、符合“挑戰杯”競賽要求的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原則上必須參賽。
2.2012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立項并開展社會調查項目的團隊,原則上必須參賽。
3.鼓勵參與教師研究課題的學生,從教師研究課題中選擇符合“挑戰杯”競賽要求的部分參賽。
4.鼓勵參與其他項目或者自主開展項目研究的學生積極參賽。
四、作品評選的基本原則
競賽以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現實意義為基本評判标準,即作品是否具有較高的學術理論水平、創新性成果和實際應用價值,由競賽評審委員會集中評審。
五、競賽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初賽階段(2012年9月20日—10月25日)
1.學校下發《關于組織開展西北大學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的通知》,舉辦專題講座,通過櫥窗、廣播、網絡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挑戰杯”競賽的相關知識。
2.召開競賽工作會議,部署競賽具體工作。
3.各院系成立領導小組,确定院系參賽組織實施計劃,在學生中做充分的宣傳動員工作。
4.各院(系)團委要設立報名點,參賽團隊向所在院(系)提交《西北大學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初賽項目申報表》(含電子版,表格可在金色家園網站下載中心欄目中下載),由各院(系)團委收齊後連同《彙總表》(含電子版)于10月19日前送至校團委辦公室。
5.校團委牽頭,于10月25日前組織人員對申報的初賽項目進行篩選,确定複賽入圍作品。
第二階段:複賽階段(2012年10月26日—12月31日)
1.各部門積極配合,為參賽團隊提供咨詢和各種可能的服務。各參賽團隊要積極聯系專業指導教師,為完成作品申報書提供指導。
2.各參賽團隊要認真學習作品申報書的相關要求,虛心請教,潛心研究,相互合作,完成作品。各院(系)團委将本單位的作品收集後12月25日前交校團委。
3.校團委邀請專家集中評審,通過專家書面評審的方式,評出入圍決賽的作品,并對作品提出修改意見。進入決賽的作品,利用暑假開展文獻查閱、科學實驗、社會調查等工作,為最終完成作品做好準備工作。
第三階段:作品完善階段(2013年1月1日—2013年3月10日)
入圍決賽的作品,根據初評意見,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進一步開展文獻查閱、補充實驗、社會調查、補充數據等工作,完善作品申報書。各院系3月10日前以将本單位的作品統一報送校團委。
第四階段:決賽階段(2013年3月11日—3月31日)
1.學校下發終審參賽通知。
2.院系組織學生做好終審參賽的各項準備工作。
3.評審委員會對作品進行終審。
第五階段:展覽、表彰、總結階段(2013年4月1日—4月20日)
1.舉行學生參賽作品展覽。
2.公布獲獎名單,向獲獎單位及個人頒發獎杯、獎金和證書。
3.繼續完善獲獎作品,積極迎接第九屆“挑戰杯”陝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4.總結成功經驗,加以宣傳推廣,發現存在問題,醞釀解決方案,為推動我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深入開展積累更多經驗。
六、表彰獎勵
1.根據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作品入圍決賽的比例,共評出特等獎8名、一等獎17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每件獲獎作品作者(或小組)分别獎勵800元、500元、300元、100元。對獲獎作品的指導教師獎勵同等數額的獎金。對獲得省級以上“挑戰杯”競賽獎勵的作品,将按照學校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2.競賽以院系為單位計算參賽得分,按團體總分排列名次。最高榮譽為流動杯——“挑戰杯”,授予團體總分名列第一的院系,另設“優勝杯”分别授予團體總分名列第二至第五名的院系。團體總分計算如下:特等獎作品每件100分,一等獎作品每件70分,二等獎作品每件40分,三等獎作品每件20 分。通過終審的未獲獎作品每件10分。如遇總積分相等,則以獲特等獎的個數決定團體總分的名次,以此類推至三等獎。若獲獎等級和個數完全相同,則名次并列。
3.根據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制度化建設、儀器設備、經費投入、活動場地的配備情況、日常參與活動的學生數量、成果的多少等指标,評比産生“優秀組織單位”3個,頒發獎牌;評比産生“先進個人”5名,頒發榮譽證書。
七、幾點要求
1.各院、系及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緊密結合深入學習侯伯宇同志先進事迹活動,将競賽抓好抓實。
2.要堅持育人宗旨,突出創新理念,精心組織安排好競賽活動,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競賽中來,進一步擴大競賽的輻射面和影響力,鞏固和擴大競賽的群衆基礎。要向參賽的學生提供必要的輔導、指導和物質技術支持,幫助學生按要求完成申報手續等工作。
3.各院系及有關單位要積極制定配套政策,可通過設立院系大學生學術科技活動基金等辦法,更好的扶持、激勵學生參與課外學術科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