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娱乐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聚焦  -  正文

張豈之先生給我校青年學子做專題學術講座

發布日期:2018-10-31  閱讀量:

       2018年10月25日下午,由我校社科處、宣傳部、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校團委聯合主辦的紀念西北大學建校116周年人文社科高端講座、紀念侯外廬先生誕辰115周年暨“侯外廬學術講座”第一百五十講在長安校區多功能報告廳舉辦。我校名譽校長、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張豈之教授為師生作了題為“中國教育史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學術講座。我校青馬工程培訓班、各院系專職團幹、團員代表400餘人現場聆聽了講座。

       講座開始前,舉行了“中國思想文化研究科普基地”揭牌儀式。我校名譽校長、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張豈之,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郭建樹,我校校長郭立宏,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常江共同為“陝西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基地揭牌。郭立宏在緻辭中介紹了我校為中國思想史學科的建設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并代表師生對張豈之先生年逾九旬仍在學術園地裡耕耘不辍表達了深深的敬意。郭建樹代表省社科聯對張豈之先生的長期以來的關心支持表達了誠摯的感謝,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西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

       揭牌儀式後舉辦了“侯外廬學術講座”第一百五十講,張豈之先生為師生作了題為“中國教育史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他簡要闡述了中國古代教育史。他指出,早在夏商時期,中國已出現了教育機構,春秋時期逐漸演變為官學與私學。春秋末期,孔子把西周文獻加以整理作為教材,私學逐漸興起,打破了西周官學的入學等級性。唐末五代時期,産生了書院,通過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等著名書院之間的相互交流與辯論,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展。他說,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關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北宋思想家張載提出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代表了我國知識分子應有的擔當意識。

      最後,張豈之先生寄語知識分子與青年學生,要堅持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統一,要在教育中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力量。講座結束後,張豈之先生給在場衆多學生簽名并合影留念。

1.jpg

揭牌儀式

undefined

張豈之先生作報告

undefined

我校校長郭立宏緻辭

undefined

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郭建樹講話

undefined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常江主持儀式

undefined

與會師生

undefined

簽名留念


搜狗百科·澳门新葡萄娱乐welcome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西安郭杜教育産業園區學府大道1号 郵編: 710127        後台登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