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本着“高新技術助力農業發展,信息服務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活動主題,實踐團先後走訪了大荔縣各地進行農村信息化的調研。本次調研方式靈活多樣,調研覆蓋地域廣,調研對象年齡跨度大。調研的内容涉及太陽能技術的普及情況、自動化控制在當地農業中的應用情況、物聯網在農業生産鍊中的應用情況等具有代表性的農村信息化問題。一、走村入戶,深入農戶家庭服務調研;
7月14日上午,調研組走訪了大荔縣城關鎮的鄧營村和東七鄉一組,挨家挨戶拜訪當地村民,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城關鎮農業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太陽能、自動化控制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現狀等。據村民們介紹,全村已有近50%的家庭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很高。但對于太陽能在農業生産中的應用,如太陽能發電,太陽能路燈,太陽能灌溉等還隻是個别現象,并未推廣。此外,村民表示對自動化控制和物聯網方面的知識不太了解,他們也表達了希望能開闊眼界,不斷學習科技農業技術,從而提高農作物産量,改善家庭生活水平的想法。
二、走進田間地頭,深入大棚考察調研;
7月14日下午,實踐團來到大荔紅星村國家優質冬棗标準化管理示範點,實地對現代化技術在大棚種植中的需求與應用進行深入調查。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與大棚技術人員進行深入交流。技術人員向大家介紹了自動卷簾機,大棚保溫被,雙層膜等相關設備和技術,特别對大棚溫濕度調控、合理整形拉枝,病害綜合防治、環剝口處理等大棚冬棗生産中存在的問題給實踐團成員進行了重點說明,希望能更多地了解高新技術,特别是自動化設施在冬棗生産、加工中的科學應用問題等。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自動化、物聯網等高新技術在當地農業發展中的應用并不普及,種植技術仍然屬于粗放型。對于作物的成熟度,種植戶們隻能根據經驗不斷進行實地觀察,才能進行采摘,且在環割剝皮階段耗費的人力依舊很大。他們期望有更加便捷的高新技術和智能化設備促進更高效的農業生産。
月17日上午,我們來到大荔現代農業園區科技育苗中心,參觀現代化溫室大棚的育苗過程,調研高新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發展。該大棚自動化化程度高,通過動力配電箱整體控制棚内兩側的風機和水簾實現溫濕度的智能調節,使用自動施肥機和移動式噴灌車完成水和肥料的自動噴灑。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育苗過程中,水、農藥和化肥等的用量控制往往憑借經驗進行,不僅人工成本大,還容易造成浪費和影響作物安全。此外,目前播種和噴灑農藥階段依舊依靠人工操作,種植戶期待能研發出針對性強,方便實用的播種機,解決人工播種不均勻、人力、物力耗費大等問題。随後,我們還特别向技術人員詢問了太陽能電池闆的使用情況。他表示,他們一直都有引進大陽能電池闆的想法,但是考慮到太陽能電池在陰天時的轉換效率低,不能達到溫室的供熱需求,所以依舊采用鍋爐加熱的傳統方式給大棚供暖。
三、走訪廠礦企業,與領導職工座談調研;
7月13日下午,實踐團來到陝西天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冬棗制品車間,參觀冬棗的貯存、加工流程。在車間中,分體式微電腦控制器、電熱恒溫幹燥箱、一體化智能加工爐等自動化儀器已廣泛應用,這是高新技術助力新農業發展的最真實體現。
7月15日,實踐團赴荔民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及其下屬連鎖店座談、調研。我們了解到,荔民公司著名的大荔模式是典型的農業、科技雙向推動的新型模式。大荔模式的農村信息化建設應用了商業流通軟件、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為農民提供了産前、産中、産後全方位的農業科技服務。目前,荔民公司正在着手建設智能化大棚,棚内配置溫度、濕度、光強度等各類傳感器及攝像頭,采集農作物相關數據,通過無線網絡上傳數據庫,供專家研究分析。
7月16日,實踐團赴大荔縣科技産業園重點企業參觀、學習,深入調研了農村電子信息産業的發展現狀。我們先後來到陝西寶優電子制造有限公司和陝西長石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參觀了貼片電感器、電路闆材制作的整個生産流程。我們了解到高新科技公司的引入,提高了勞動就業率,提升農村的科技水平,帶動農村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企業領導均表示非常歡迎和支持高校研究生今後能來到企業多交流、多實踐,期待搭建一個雙方共赢的合作交流平台,能依托企業的資金、資源和生産設備,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效益,同時增加學生實踐、就業的機會。
在對這些廠礦企業的深入調研中,特别要提到的是,幾位企業負責人紛紛向我們表示,他們急需一些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高新技術人才來公司工作,但是很多高校畢業生、特别是像我們西北大學這類重點院校的畢業生大都選擇了去大、中城市發展,而不願來到縣區等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方工作。希望高校能協助企業共同宣傳,引導更多的大學生投入到縣區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中,破解企業高學曆人才稀缺的難題。
四、深入縣城廣場街頭,同市民們交談調研
7月17日下午,實踐團來到大荔縣東府廣場等地進行高新技術(太陽能電池、自動化技術、物聯網)應用發展情況的調研。調研組分成三個小分隊,深入廣場街頭發放調查問卷,展開調研工作。在調研過程中,隊員們積極主動與大荔縣的人民進行互動交談,仔細講解調查問卷上的問題。善良勤樸的民衆也給予熱情配合,認真細緻地填寫每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廣場上活動的人群以中老年、婦女人群居多,職業多是自由職業或是退休職工,他們對于太陽能電池、自動化技術的認識并不多,僅限于聽說過,但他們樂于學習、接受這樣的高新技術。此外,對于物聯網,大多數人則表示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完全沒有了解。一些學生或公務員群體則對太陽能電池、自動化技術、物聯網了解程度較深,希望這樣的技術能運用到生活中更多的地方。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數據統計、個案訪談、典型挖掘等多種形式,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485份,基本上真實反映了當前農村信息化的發展程度和存在的主要問題。調研結果顯示,資金技術、專業人才、宣傳推廣這三大主要問題制約了太陽能、自動化控制、物聯網等技術在農村的發展和應用。但值得期待的是,基于政府的支持和補貼,農村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重視,相關科技項目正陸續開展。作為高校研究生,我們希望發揮自身專業特長,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科技農業的發展中貢獻綿薄之力。
責任編輯:王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