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娱乐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團學新聞  -  社會實踐  -  正文

專業見習‖傳承關學文化​

發布日期:2017-08-05  閱讀量:

團隊名稱:文學院赴三原關學文化調研團

調研時間:2017.7.7-7.13

活動地點:陝西省鹹陽市三原縣

2017年7月7日,文學院赴三原關學文化調研團全體成員在沈文君老師和李彬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出發前的籌備工作。兩位老師分别從确定研究對象、深化調研内容、注意出行安全等方面進行了強調。随後,調研團派出成員先行前往三原,聯系對接事宜。

1501927188114425.png

7月9日關學文化調研團全體成員趕赴三原縣魯橋鎮孟店村,開始了關學文化調研之旅。本次調研旨在以三原地區具有代表性的音韻學家劉紹攽為切入點,并對與其相關的學人、書院等進行集中調查,通過資料彙編、走訪調研等活動形式,最終總結出關中學術的文化特色以及關中地區的精神風貌。

三原縣地處關中腹地,渭河北岸,曆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湧現出許多在曆史上有影響的名人,如唐代衛國公李靖,明代著名學者王恕、王承裕父子,近代愛國詩人于右任等。此外,三原還因宏道、學古、正誼等書院而在關學領域獨樹一幟。因一期項目已對宏道書院進行了較為細緻的研究,又因正誼書院為地震所毀,故本次調研選擇了學古書院。

1501927218583941.png

學古書院位于三原縣西北書院門街北端,是三原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古代教學場所,是鄉紳李子敬與弟子懋靭捐錢5萬缗所建,後得曆代名家如王恕(關學三原學派的創始人)、張象魏、張嶽崧、于右任等出資擴建。學古書院雖曆經百餘年,幾經修繕擴建,但五間講書堂和堂前的籐抱槐基本還是建院之初的樣貌。泾陽名儒程瑁曾在學古書院講學,世稱“悅古先生”,程先生博古通今,憑借其淵博的學識吸引了周邊百餘人前來求學,後來書院所在地也被稱為“書院門街”。

三原古籍卷浩繁,書海暢遊真知顯。7月10、11日,調研團前往三原圖書館考察。三原圖書館位于曆史悠久的鹹陽市三原縣,于1979年建成,館藏豐富,所藏古籍近三萬冊,其中關于劉紹攽的著作及古籍收藏不僅數量豐富而且内容詳實。通過馬志忠副館長的引薦和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調研團成員有幸拜讀了三原名人劉紹攽的《學韻紀要》。該版本為乾隆五年本,與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學韻紀要》版本相同。該版本的發現,對于古籍的整理和版本的選擇大有裨益。在查閱古籍的過程中,調研團成員偶然發現了劉紹攽的文集《經馀集》,該集子共六卷,書前有劉紹攽先生的親筆題辭,内容多記載劉紹攽先生的家鄉風物及人物品評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随後,調研團成員代表西北大學文學院贈與三原圖書館與馬副館長錦旗,并與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7月12日,在馬志忠副館長的引薦下,文學院赴三原關學文化調研團全體成員趕赴陵前鎮卸坊村進行田野調查。陵前鎮包片副鎮長劉浩先生、包村幹部吳小安先生、第一書記楊政先生、村文書李佰鎖先生等熱情接待了調研團一行,在說明來意之後,他們特意為調研團聯系到了家住卸坊村的劉申榮老人。

劉申榮老人今年75歲,身體硬朗、精神矍铄,在了解我們的來意後熱情地帶我們參觀了卸坊村裡的保存完整的劉氏碑刻。據老先生說,村裡這三塊碑自立碑以來沒有挪過地方,也沒有人為損毀,隻是由于自然風化再加上缺乏相應的保護措施,以緻于石碑上的字非常模糊。經過反複确認,隊員們辨認出該石碑立于乾隆、嘉慶時期,距今已近300年。随後,老先生向我們推薦了清代關中鴻儒劉紹攽的族裔,原寶雞電視台主任編輯,曾于陝西師範大學跟随劉學智教授進修的劉志英女士。

采訪主要圍繞劉紹攽的籍貫、劉家聯宗、墓地、裕善堂劉氏等方面展開。其一是劉紹攽的籍貫問題:卸防村是劉氏聯宗裕善堂一支的祖田和祖茔地,劉紹攽一支的祖田和祖茔地在縣城東門外。聯宗兩隻都世居今之新合巷。裕善堂一支在紗帽巷79号,稱“龍橋世家”;劉紹攽一支世居紗帽巷東頭,人稱三伯劉家巷的地方,有老8号和劉氏祠堂及綠天公舊宅三處宅院,今均已幾易其手,了無遺迹。其二是劉家聯宗情況:裕善堂劉氏和三伯劉氏具體的聯宗時間未能考證,大概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即民國時期,裕善堂劉載福公次子劉多模承祧給綠天公。劉多模大約出生在1925年前後,八歲殇。上世紀三十年代,劉祿天夫婦相繼過世,三伯劉氏傳至多模共十三世。劉紹攽為三伯劉氏第七世。其三是劉紹攽的墓地情況:劉紹攽的墓在政府街往東走,過了三原縣中醫院再往東,有個八角樓,八角樓對面有個小巷子,進去大概經過有四五戶人家的樣子,那裡有一處荒院,就在這個荒院東面,有個氣象站,那個地方就是劉家墓群,九畹公的墓也在那裡,因為墳早已平掉,具體位置已經很難确定。其四是裕善堂劉氏的情況:裕善堂劉氏即今傳十七世,一世祖大約推至明萬曆年間,與三伯劉氏、九畹公一支一世祖在年代上相仿佛,兩家先世有無血緣現今無考。兩家世居一巷,聯宗後在同一祠堂獻祭。家族文化一脈相承,重教興學,業儒者衆。裕善堂一支家境好于三伯劉氏,是明清時代的三原富紳,亦商、亦農、亦學。民國時期在三原首辦女學“崇實女學”和鄉村新式學校“乾惕小學”,在卸防村,今歸大寨行政村。

1501927264915716.png

通過此次調研走訪活動,調研團一行深深意識到傳承關學文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我們會秉承重禮尚賢、樸實敦厚的精神,盡自己所能将關學文化傳承下去。

(來源:文學院赴三原關學文化調研團  責編:譚嘉穎) 

搜狗百科·澳门新葡萄娱乐welcome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西安郭杜教育産業園區學府大道1号 郵編: 710127        後台登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