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物理學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來到了陝西省商洛市洛南縣,繼續開展關于“光伏發電與精準扶貧”項目的調研活動。
下午,調研團到達洛南縣調研第一站——永豐鎮劉溝村。到達村口時,王書記與劉村民委員會主任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簡單的交談後,一起前往該村地面光伏發電基地進行實地考察。當地目前已建成340多塊光電闆,設備裝機容量90千瓦,全部建在一個山坡上。據悉,在劉主任最初了解到光伏扶貧項目後,便主動向扶貧局咨詢,并帶着村委會成員挨家挨戶向村民們宣傳。最終,經過認真探讨,決定由村委會全權負責整個項目的推行與建設。作為村裡的公共扶貧項目之一,劉溝村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已投入的73萬元均由國家出資,所得收益由村中118戶貧困戶平均分配,村委會不參與收益分配。
(參觀光伏發電項目)
劉溝村的光伏發電項目也是采用“全額上網”的模式,每度電的收益由國家與地方政府補貼構成,共1.03元。然而,由于該設備使用的低壓電線電阻過高,使現在的發電量難以達到理論預期值,收益也自然少于應得數額,劉主任說他們計劃于近期更換高壓電線解決此問題。在被問及對該項目今後有何打算時,劉主任表示将會在現有基礎上擴大基地面積,建成大面積光伏發電設備區,并持續推進光伏扶貧項目的建設,增大年發電量,提高貧困戶年補助收益。
17号上午,團隊到達古城鎮何村,通過與村委會何主任的交談,發現當地光伏扶貧模式與劉溝村不盡相同。該村光伏發電設備投資共43萬,全部由國家提供。當地共有200多塊光電闆,設備裝機容量為51千瓦,具體分布在村委會房頂,前院及後院。光伏電站年發電量約為6萬度,采用“全額上網”模式,年收入約6萬多元,收益全部歸于貧困戶。
此外,隊員們還了解到,村委會采取黨員結對幫扶的扶貧措施,具體有:對緻富無門,缺少技術的貧困戶施行勞務輸出的幫扶措施;對交通不便的貧困戶施行異地搬遷的幫扶措施;對無勞動力的貧困戶采取藥材種地的幫扶措施;對家中子女上不起學的貧困戶采取兩免一補助學貸款的幫扶措施。
(合影)
通過劉溝村與何村之行,再結合之前在鎮安縣和平村、柞水縣李砭村的調研情況,隊員們認識到光伏扶貧項目的實施具有多元特性。無論是和平村的個體與貧困戶合作、李砭村的“黨建+光伏+扶貧”,還是劉溝村與何村的村委會帶頭搭建的光伏扶貧平台,都能充分發揮光伏扶貧的優勢條件。事實上,在扶貧工作與新能源産業結合後,會有更多的思路,像劉溝村與何村這樣的光伏扶貧模式,對當地的百姓來說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為适用的。
(來源:西北大學物理學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 責任編輯: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