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的實踐活動開始于充滿曆史氣息的百年老街,結束于充滿現代氣息的農業觀光園。一行十五人穿過村裡的小路,看見了路盡頭擁有百年曆史的澇池。過去,北方大部分村子中間都有澇池,大都是土挖的一個泥坑。但在孝義鎮,卻有一個石砌花雕的大澇池,可謂是古鎮孝義的見證者之一了。泛黃的牌匾上寫着“保護文物”四個字,牌匾有些生鏽了。石澇池大概修築于乾隆到嘉慶年間。孝義過去叫仇村,而澇池被叫做“天泉”。那時,池水清澈,裡面有很多小魚。石塘四周高,下雨時雨水沿街流向澇池,同時西北入水口又是洩水道,當池中水蓄滿時,就沿洩水洞倒流排出,入城壕。每到盛夏季節,鎮上的人們在池塘四周乘風納涼,聽說書,唱曲子。池中魚兒悠遊,蛙聲陣陣,池旁柳樹上蟬鳴悅耳,一派江南水鄉風光,為古鎮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如今的澇池雖然沒有了昔日的風光,但仍靜靜伫立在小鎮一隅為人所稱道。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加強人們保護文物和傳統文化的意識,古老的澇池如何加強修護,重現往日生機都是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沿着澇池旁的小路一直向南走,就走到了有着悠久曆史的古街。道路兩旁是用青石磚蓋起的老屋。有的老屋年久失修早已無人居住,有的老屋門口還站着年至古稀的老人,他們站在那裡不動聲色的看着我們這些代表着現代文明的闖入者。整條古街十分靜谧,團隊走走停停,觸摸了廢棄郵局的磚牆,欣賞了房頂上飛起的屋角,安靜的古街似乎讓我們的心沉靜下來了。古鎮孝義曆史悠久,這樣具有文化底蘊的老街并不在少數,當地政府和民衆要想使傳統文化不淹沒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繼而保留和傳承下來,任重而道遠。
走出了古街街道,一望無際的農田映入眼簾。孝義鎮農作物多種多樣,黃花菜、葡萄、山藥、玉米、芝麻、向日葵……各種農作物在田間分布着。晚上六、七點正值太陽落山的時候,晚霞籠罩在天空中,勤勞樸實的農民們仍然在田間忙碌收割着。通過團隊的走訪調查,發現孝義鎮農業發展依然以自産自銷的方式為主,保持着傳統農業固有的樣子,各家各戶自給自足。從古鎮孝義的今天來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重視、繼承和發揚傳統農業技術無可厚非,但如何使之與現代農業技術合理地結合,對加速發展農業生産,建設農業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沿着田間小路沒走多遠,團隊的目的地就到了——孝義鎮正在修建的農業觀光園。該觀光園采取循環發展的經營模式,将傳統農業轉變為生态農業和觀光農業,種植苜蓿供乳牛食用,乳牛的糞便養殖蚯蚓,蚯蚓投進池塘裡喂魚,供人們來此垂釣休閑。興建農業觀光園是孝義鎮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初步嘗試,也是第一産業向第三産業轉變的一次嘗試。孝義鎮政府方面對我們講到,如今興建觀光園還存在包括土地使用方式在内的諸多問題,工程還未修建完,又因為諸多私人問題處于停滞狀态,能否成功實現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初次嘗試,對于發展中的孝義也是一次考驗。
今天的走訪,讓大家感受到了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孝義,也讓大家感受到了站在曆史發展節點上的孝義。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浪潮下,古鎮孝義如何保持自身曆史文化底蘊不被淹沒,又如何在大背景下實現自身的發展,對其而言是一次關鍵的考驗,甚至對于大多數與孝義鎮具有相同背景的村莊都是一次考驗。也許,孝義鎮一方面應繼承和弘揚古鎮的傳統文化,不應失去它不同于其他村落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應跟上時代浪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保證基本耕地的情況下發展第三産業和觀光農業以此推進古鎮的經濟發展。古鎮孝義的明天,必然是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的明天。古鎮孝義,還有更多的方面等待我們去挖掘和探索。
來源:西北大學哲社院三下鄉團隊 責任編輯:李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