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娱乐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團學新聞  -  社會實踐  -  正文

文學院“佛寺在文化交流中的功能與價值研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發布日期:2015-07-29  閱讀量:

本次調研主要是依托“絲綢之路”的文化開發價值,以“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申報世界遺産成功,大、小雁塔、興善寺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重點保護項目為基礎,并結合”一帶一路“的大背景,因地制宜宣揚長安佛韻,提出西北絲綢之路沿線文化發展的新方法。同時,以印度總理莫迪訪問大興善寺為契機,從東南亞地區信奉佛教的狀況,深入了解了佛寺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在9天的社會實踐中對長安佛寺曆史、佛寺故事、佛教文化進行收集整理以及對寺廟高僧進行了采訪。
在本次調研活動開展的前期,我們提前給宗教協會發了便函,注明了團隊要采訪的佛寺和調研的方向和目的,并與佛教協會取得了聯系,宗教協會和佛教協會均對我們此次的調研表示了支持和肯定,并通過電話給了我們切入點和采訪方向、佛寺之間文化的異同等,并派專人與我們聯系,對調研過程的順利提供了支持和保證。除此之外,文學院張昊老師對團隊調研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強調,并和團隊成員就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研究意義、預期成果等進行了讨論。



7月18日我們來到了“梵呗齊鳴風雲散 佛号一聲日月長”的大興善寺,大興善寺曆史悠久,從建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在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曾在寺内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同時大興善寺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2015年5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參觀了大興善寺,更是在大興善寺輝煌的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行走在氣勢恢宏的大興善寺中,同學們無不被濃郁的佛教氣息所感染,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碰巧遇到了在寺内接待佛教專家的寬旭方丈,寬旭方丈十分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且與同學們合影留念,同時寬旭方丈也對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項目給予了高度贊揚,并且表示會進一步支持我們的活動,得到方丈的認可與鼓勵,讓我們對之後的佛教文化之旅更加充滿了信心。



經過一晚上的休整,第二天我們來到了令人心儀已久的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著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法相宗)的祖庭,迄今已曆1350餘年,唐三藏(玄奘)曾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的法相宗。寺内的大雁塔也是三藏法師親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内外的重視,大慈恩寺規模宏大,其主要建築有大雁塔、玄奘三藏院、雁塔廣場,構成了大慈恩寺富麗堂皇的景象,同時,大慈恩寺也是中印佛教文化友好交流的基石,1998年印度玄奘寺住持、印籍華僑高僧釋悟謙法師來華訪問大慈恩寺時,贈與大雁塔兩枚極其珍貴的佛舍利子,這兩枚佛舍利不僅代表了中印佛教文化上的交往與互通,也在另一方面表現了新時期下中印兩國友好往來,互通有無的新型關系。這對于我們本次暑期社會實踐課題的拓展與深化大有裨益。



在領略了大慈恩寺的恢弘與壯麗之後,我們對接下來的佛寺之旅的第三天——薦福寺之行充滿了期待。薦福寺位于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是唐高宗李治死後百日,皇室宗族為其獻福而興建的寺院,是唐代繼慈恩寺之後的又一個佛教學術機構。在薦福寺的一天裡,我們相繼遊覽了慈氏閣、大雄寶殿、小雁塔、雁塔晨鐘等著名景觀,大家覺得與大慈恩寺相比,薦福寺更多的給人一種精緻、細膩的感受,而且在一天的薦福寺之行中,我們有着不少的意外收獲,首先,我們在寺内碰到了揚州大學“重走絲綢之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通過與他們領隊的交流,我們對絲綢之路文化經濟帶的開發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作為本地人的我們,也為他們詳細講述了西安的曆史以及絲綢之路的起源,大家相談甚歡,頗有一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意,在與揚州大學團隊道别之後,我們又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爺爺,炎炎烈日下,老人拄着拐杖為我們評古論今,大家都被老人淵博的學識所深深折服,快要分别的時候,老人又問了問我們之後幾天的行程,并針對我們的課題提出了幾點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意見,總的來講,薦福寺之行,我們收獲頗豐。
“曲徑通幽處,禅意悄自生”,第四天我們走訪了位于西安市碑林區柏樹林街的卧龍禅寺。據寺内碑刻載,卧龍禅寺創建于漢靈帝時期,隋朝時稱“福應禅院”,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長久以來,卧龍禅寺以禅宗道場為主,但兼傳播其他宗派的經典、教義,被稱作“各宗并弘道場”。除此之外,寺内碑石林立,文物荟萃,著名的有佛足迹碑、唐吳道子畫觀音像碑等,這些石碑,碑文清晰,是研究唐朝及明清時期卧龍禅寺的重要史料,同時也具有巨大的繪畫、書法價值。随後我們還采訪了一位在此修行一年多的居士,他帶着我們一行人了解了他這一年的清修生活和對佛家之意的參悟,他告訴我們,來禅林即是為了修行,他說佛家讓心更靜,免去了俗物的牽扯,幹幹淨淨,清清白白。之後我們去參拜了卧龍禅寺如誠方丈的佛骨舍利,并且聆聽了大師傅們對方丈功德的講述,看到方丈的佛骨舍利,仿佛看到了方丈仁慈、博愛的一生。

“曲徑通幽處,禅意悄自生”,第四天我們走訪了位于西安市碑林區柏樹林街的卧龍禅寺。據寺内碑刻載,卧龍禅寺創建于漢靈帝時期,隋朝時稱“福應禅院”,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長久以來,卧龍禅寺以禅宗道場為主,但兼傳播其他宗派的經典、教義,被稱作“各宗并弘道場”。除此之外,寺内碑石林立,文物荟萃,著名的有佛足迹碑、唐吳道子畫觀音像碑等,這些石碑,碑文清晰,是研究唐朝及明清時期卧龍禅寺的重要史料,同時也具有巨大的繪畫、書法價值。随後我們還采訪了一位在此修行一年多的居士,他帶着我們一行人了解了他這一年的清修生活和對佛家之意的參悟,他告訴我們,來禅林即是為了修行,他說佛家讓心更靜,免去了俗物的牽扯,幹幹淨淨,清清白白。之後我們去參拜了卧龍禅寺如誠方丈的佛骨舍利,并且聆聽了大師傅們對方丈功德的講述,看到方丈的佛骨舍利,仿佛看到了方丈仁慈、博愛的一生。
青龍寺,一座同樣與日本佛教有着淵源的寺廟,青龍寺,又名石佛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庭,青龍寺位于西安市城東南的樂遊原上,在中唐時期青龍寺曾盛極一時,當時有不少外國僧人在此學習,尤其是日本僧侶,著名的空海大師曾在此拜密宗大師惠果為師,學習密宗真谛,後學成回日本創立真言宗,成為開創“東密”的祖師。青龍寺曾在北宋時期遭到毀壞,一度一蹶不振,1963年起經過多年的考古調查發掘,在址上建起了新的青龍寺,寺分為東西兩處,有日本捐贈修建的大型仿唐建築——“惠果、空海紀念堂”,以及青龍寺出土文物展館等,是許多日本遊客神往的佛教聖地,值得一提的還有青龍寺盛開的櫻花,1986年,青龍寺從日本引進千餘株櫻花樹,每年的櫻花季,廟宇樓台,香煙四布,滿園春色,持久彌香,是馳名中外的著名景觀。
可以說青龍寺的重現離不開中日雙方的通力合作,這也見證了改革開放後中日兩國在文化領域的密切合作。
第七天,我們來到了陝西省唯一的一座藏傳佛教——廣仁寺,廣仁寺于1703年由清聖祖康熙帝敕建,寓意“廣布仁慈”,在廣仁寺的一天我們體會到了濃郁神秘的藏傳佛教文化,體驗到了“身心自在”的感覺。炎炎七月,廣仁寺雖居鬧市之中,卻頗顯靜谧和諧,寺内殿宇莊嚴,花木茂盛,相得益彰。聽寺内的喇嘛講,廣仁寺對于中華民族的大團結有着重要的意義,廣仁寺雖隻有三百多年曆史,但在曆史上起着凝聚、促進西北邊陲多民族團結的作用,是藏漢文化交流、民族團結的見證。



帶着不舍與期待,我們終于走進了佛寺之旅的最後一站——西五台雲居寺,雲居寺位于西安市玉祥門蓮湖路西段南側,是著名的僧尼道場,聽寺内的師太講,雲居寺名字的來源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小故事,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為母盡孝仿照南五台在廣運門以西修建了五座佛殿稱為西五台以供其母朝拜,又因該寺上空常現祥雲環繞久聚不散,有如菩薩顯聖,故稱雲居寺。師太還對我們提到,雲台寺五台中第一台與第四台均已毀于民國戰事時期,其餘尚且完整的三台分别稱為前台、中台、後台,但因種種曆史原因,餘下的三台也受到了極大的破壞,香火一度中斷。值得慶幸的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雲居寺也漸漸恢複了起來,香火也日漸旺盛。在聽我們說明了我們的暑期實踐課題之後,師太對我們活動的開展表示支持和肯定,并且希望更多的大學生可以走進生活,熱愛生活,通過尋訪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佛教文化從而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懷着不一樣的感悟,帶着不一樣的體驗,9天的西安佛寺文化之旅到此就告一段落了,通過對這8所佛家聖地的走訪,我們不僅體會到了佛教文化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也看到了在新世紀的今天,佛教文化在加強我國尤其是西部地區與周邊國家的文化聯系上所呈現出來的巨大推動力。通過這次佛寺文化之旅,我們團隊中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佛家文化的洗禮,“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作為新時期的年輕人,我們不僅應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更應該注重自身精神層面的修養,靜下心來,不浮躁、不驕傲,以平和的心态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從而真正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棟梁之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源:西北大學文學院   責任編輯:張璞、張雅靖)

搜狗百科·澳门新葡萄娱乐welcome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西安郭杜教育産業園區學府大道1号 郵編: 710127        後台登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