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杯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的簡稱,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個并列項目,一個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另一個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這兩個項目的全國競賽交叉輪流開展,每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屆。
一、競賽簡介
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下簡稱“‘挑戰杯’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和地方政府共同主辦,國内著名大學、新聞媒體聯合發起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範性和群衆性的全國競賽活動。
自1989年首屆競賽舉辦以來,“挑戰杯”競賽始終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在促進青年創新人才成長、深化高校素質教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廣大高校乃至社會上産生了廣泛而良好的影響,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
競賽的發展得到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江澤民同志為“挑戰杯”競賽題寫了杯名,李鵬、李岚清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題詞勉勵。
二、競賽宗旨
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
三、競賽目的
引導和激勵高校學生實事求是、刻苦鑽研、勇于創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質,并在此基礎上促進高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發現和培養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四、競賽方式
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申報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作品參賽;聘請專家評定出具有較高學術理論水平、實際應用價值和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給予獎勵;組織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覽、轉讓活動。
五、參賽資格
凡在舉辦競賽終審決賽的當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國籍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作品參賽。
六、作品申報
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距競賽終審決賽當年7月1日前兩年内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可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
七、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簡介
參加“挑戰杯”科技競賽的作品一般分為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凡在舉辦競賽終審決賽的當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國籍本專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參賽。每個學校選送參加競賽的作品總數不得超過6件(每人隻限報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過1件。各類作品先經過省級選拔或發起院校直接報送至組委會,再由全國評審委員會對其進行預審,并最終評選出80%左右的參賽作品進入終審,終審的結果是,參賽的三類作品各有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且分别約占該類作品總數的3%、8%、24%和65%。
八、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曆史
第一屆競賽于1989年在清華大學舉行
第二屆競賽于1991年在浙江大學舉行
第三屆競賽于1993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第四屆競賽于1995年在武漢大學舉行
第五屆競賽于1997年在南京理工大學舉行
第六屆競賽于1999年在重慶大學舉行
第七屆競賽于2001年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
第八屆競賽于2003年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
第九屆競賽于2005年在複旦大學舉行
第十屆競賽于2007年在南開大學舉辦
第十一屆競賽于2009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
第十二屆競賽于2011年在大連理工大學舉辦
九、創業計劃競賽簡介
創業計劃競賽起源于美國,又稱商業計劃競賽,是風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賽事。它借用風險投資的運作模式,要求參賽者組成優勢互補的競賽小組,提出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技術、産品或者服務,并圍繞這一技術、産品或服務,以獲得風險投資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體、深入的創業計劃。
競賽采取學校、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全國三級賽制,分預賽、複賽、決賽三個賽段進行。
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培養廣大青年的創新、創業意識,造就一代符合未來挑戰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時代要求。作為學生科技活動的新載體,創業計劃競賽在培養複合型、創新型人才,促進高校産學研結合,推動國内風險投資體系建立方面發揮出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曆史
在中國,創業計劃競賽最早于1998年在清華大學舉行。
第一屆競賽于1999年再清華大學舉辦
第二屆競賽于2000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
第三屆競賽于2002年在浙江大學舉辦
第四屆競賽于2004年在廈門大學舉辦
第五屆競賽于2006年在山東大學舉辦
第六屆競賽于2008年在四川大學舉辦
第七屆競賽于2010年在吉林大學舉辦
十一、我校課外科技活動開展情況
我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工作,成立了校、院兩級學術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大學生科技協會,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功能,并協助學校相關部門完成日常工作。
校團委組織好每年一屆的大學生科技文化節,指導院系以電腦文化藝術節、化工科技周、化學文化月、經管論壇、外國語文化節等校園學術科技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科普知識宣傳、學術講座報告、學生學術科技創新活動表彰、學生學術科技成果報告會、校内學生創新基金的評審與公開答辯等一系列活動,普及科學知識、擴大有關競賽的影響力,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調動學生參與學術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建立了以西北大學“挑戰杯”科技競賽為龍頭,院系科技競賽為基礎的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體系,每年舉辦一次西北大學“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比賽或創業計劃大賽,進一步完善評審機制,組織開展參賽作品展示與交流活動,推薦獲獎作品參加省級或全國“挑戰杯”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