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廉潔,大家都不陌生,按定義講,廉潔指:不貪污、腐化,不奢侈浪費,不以權謀取私,貪贓枉法,同時也指有道德修養,行為純潔,不随便索取不應有的報酬和不正當的财産,并以身作則,同腐敗現象做鬥争。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将廉潔當做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同時,有很多仁人志士也将廉潔這一品質發揚到了極緻。
東漢楊震,暮夜有人饋送十斤黃金,說道:“暮夜無人知。”楊震回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斥退那人。這句話流傳千古,後來許多姓楊的人家門楣曰“四知堂楊”。廉潔的他将廉潔内化在心,即使賄賂送到了眼前,也能不為所動,因此赢得了後代的尊重和世人的傳頌。
漢末有一位太守陸績,據聞是唐代陸龜蒙的遠祖。罷官之後泛舟回家鄉,兩袖清風,身無長物,恐舟翻覆,于是載了一塊巨石鎮重。到了家鄉,将巨石棄置城門外,日久埋于土中。直到明朝,破土動工時才出土,于是為其建了一座亭子,題其楣曰“廉石”。兩袖清風的他,即使魂歸多年,也能隻因一塊頑石被後人知曉,一塊頑石也因他的高尚品質擁有了特殊的含義。
仁宗時,朝野上下彌漫着一股送禮之風。包拯一直對這股送禮收禮之風持反對意見,幾次上書皇帝,請求頒昭禁止官員之間的送禮收禮的現象,以開廉潔之風。這一年正值包拯的60大壽,壽辰前幾天,就命兒子包貴及王朝、馬漢等站在衙門口拒禮。可誰知,第一個送壽禮的就是當朝皇帝,派來送禮的是六宮司禮太監。老太監到了門外,執意要面見包拯,要他接旨受禮。這下可難住了包貴,萬歲送來的禮不收,這不是抗旨不遵嗎可父親命他又不敢違,無奈隻好請老太監将送禮的緣由寫在一張紅紙上轉呈父親。老太監提筆在紅紙上寫了一首詩:“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勞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禮送,拒禮門外理不通。”包貴讓王朝把詩拿到内衙呈父親展視。不一會兒,王朝帶回原紅紙交付老太監。隻見原詩下邊添了四句:“鐵面無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勞為官分内事,拒禮為開廉潔風。”六宮司禮太監看罷,半晌無語,隻好帶着禮物和那紅紙回宮交差去了。鐵面無私的包拯果正直剛強又富有智慧,即使送禮的是當今聖上,也不忘初心,巧妙回應,真是精彩的範例。
古時的例子數不勝數,可廉潔絕不是隻停留在曆史中的,它也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個正直的當代青年會将廉潔作為自己的基本準則,自大學校園伊始到進入社會,都應從自身做起秉承廉潔之心。那麼我們如何實踐呢?
首先應深刻了解廉潔的内涵。毛澤東說:“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正值青春的我們正在形成自己獨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了解的過程就是構建自我的過程,有因廉潔流芳千古的典例,自然也有因貪污遺臭萬年的反例。在對比中也可以清晰地明白何為正确選擇。其次,要将其放在心中。廉潔不是表演出來的,真正廉潔的人一定會散發出他的清正氣質,并且有感動世人的能力。最後就是要真正實踐。正因為有了那麼多範例我們才願意去實踐廉潔,這或許就是榜樣的力量,不需要有什麼華麗的修飾他們的事迹,簡單的語言就足以撼動人心。
不得不說,在革命年代,廉潔正直的革命者們為我們的革命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如中國共産黨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方志敏同志說:“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恰值五四百年之際,百年之前的青年志士們,又何嘗不是以廉潔之心,從勤從樸,一步步奠基新中國的基石呢?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是多次發表關于反腐的言論:
“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經常抓、長期抓,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必須全黨動手。”
“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
正值青年的我們身上肩負着重大的使命,在校學習是我們充實自我,改善自我的最好年華,時刻将廉潔放在心裡會給我們的未來帶來巨大的裨益,也會為國家的發展繁榮帶來良好的影響。《荀子 修身》曰:“道雖迩,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廉潔聽起來是一件簡單微小的事情,實踐起來也并不難,但是一旦發生了貪污的情況或者不重視這個問題,必然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做夢的時代,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誘惑太多太多,我們隻有堅守住自己的内心,将廉潔真正作為一種自我操守和基本的做人原則,才會擁有真正抵禦誘惑的能力和底氣。
居裡夫人說:“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于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擁有夢想并願意為此付出是一件難得又偉大的事情。一個廉潔的官員會給人民帶來福祉,一個廉潔的家庭會溫暖和睦,一個廉潔之風盛行的社會人民的幸福感必定充足。如果說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做夢的時代,那我希望這個夢是正直的,是可以帶給人幸福的,是廉潔的。
我們在此發出倡議:共建廉潔校園,從你我做起,反對學術腐敗行為,拒絕團學組織腐敗,積極行使大學生監督權利,反對“不公正、不透明、不公開”。隻有廉潔的社會、校園才能保障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隻有青年廉潔,才有廉潔中國,願諸位師長、同學與我們共進、共勉。
(記者 劉曉宇 蘇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