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湧現了一個新名詞,叫做“喪文化”。它并沒有明确的定義,大緻是指 90後的年青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頹廢和絕望的泥沼而難以自拔,如同麻木生存下去的行屍走肉。
其實這種“喪文化”由來已久,回望曆史,便可循得它的蹤迹。二戰以後的美國,讓無數青年趨之若鹜的“美國夢”變成了夢魇:民主的理想、個人的追求、宗教的信仰不複存在,青年人看不到前途和未來,又不願與人溝通思想感情,處在孤獨異化的困境中,成了排斥一切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垮掉的一代”。六十年代,由于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和傳統信仰的缺失,美國年輕人的迷惘和其與日俱增的社會責任感産生了激烈的碰撞,在搖滾樂的催化下,年輕人開始融合在這個矛盾中,并最終形成了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現象:嬉皮士、搖滾樂、頹廢、反抗、群居、性、毒品、享樂。以上種種,都與如今泛濫在社交平台、青年群體中的“喪文化”現象有某種相似之處。
“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我想靜靜”、“生無可戀”、“絕望到憂傷”、“我要狗帶”,這些散發着頹廢的話語被制作成各種表情包,彌漫在網絡平台上,相信不少人都收藏着這些表情包,時不時拿出來“鬥圖”。從這些話和表情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某種情緒——“寶寶有小情緒了,但寶寶不說”,即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沒勁兒、得過且過就好,既然如此,就讓我們躺一躺,就這樣,到躺屍到死亡。
繼“葛優躺”、“北京癱”後,前一段時間,一首一本正經的搞笑“神曲”《感覺身體被掏空》橫空出世,迅速火遍網絡,毫無防備地刷屏。歌詞大意是,夜幕籠罩了朝陽公園,老闆出現要求加班。職員内心瘋狂抱怨:十八天沒有卸妝、月抛帶了兩年半、作息紊亂……最後悲憤交加:感覺身體被掏空,我要去雲南,告别回龍觀!歌詞直戳痛點,俘獲人心。于是,一大波“感身空”出現了:上了一上午的課,“感覺身體被掏空”,下午一定要睡個天昏地暗;參加了一場招聘會,“感覺身體被掏空”,還是去考研吧;小長假出門旅個遊,“感覺身體被掏空”,還是在家“葛優躺”吧……
還有一個臉很長的“頹喪之神”馬男波傑克不斷給我們獻上的“心靈毒湯”,滿屏金句截圖。《馬男波傑克》是一部緻郁系成人動畫劇,除了色情、髒話和無所不在的酒精、毒品,全片最重要的是滲透着滿是負能量頹廢論調的黑暗哲理,堪稱悲傷喜劇的代表作。按照正常的标準,馬男波傑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渣男”,他和廢柴男孩陶德住在一起,抽煙酗酒暴飲暴食,對朋友落井下石,反複傷害真正關心他的人——經紀人兼前女友凱若琳公主,自私、自戀、自負、刻薄、冷酷、頹廢等衆多标簽都可以完美地貼在他的身上。然而,盡管如此,他很受歡迎,他的“金句”深得人心。
再回顧那些畢生目标就是“被人養着”、“遇見一個高帥富”的日韓劇女主角,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彌漫着頹廢氣息的表情包、話語大都不是社交平台原創,這些音樂、動漫、影視中的“喪文化”,才是真正源頭。而“喪文化”表情包,隻是“喪文化”的音樂、動漫、影視的一種二次傳播和言語反映。
當然,有不少在網絡上表演“喪文化”的年青人,隻是口是心非、說說玩鬧而已。就像很多學生成天自稱“學渣”、高呼“累成狗”、吐槽“除了玩什麼也不會”,其實在網絡見不到的地方卻是刻苦學習、認真鑽研、懷揣遠大的理想的另一番模樣。從某個角度上,這種“喪文化”能讓我們暫時看清自己需要自憐的人生,發洩壓力,畢竟隻有認識了生活的黑暗陰郁,我們才更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但是,客觀而言,語言在為人所用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滲透入使用者的思想和行為中去,使用者并在不知不覺中将這些負面情緒和思想帶給周圍的人。長此以往,“喪文化”這種慢性毒藥會愈演愈烈,蔓延到整個社會,成為一場災難。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盡管忽隐忽現,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隻有自己能懂。盡管有點孤獨,盡管帶着迷茫和無奈,但我們依然應該勇敢地面對,拒絕“喪文化”,因為這就是我們的青春,不是别人的,隻屬于自己的。
(作者:劉李銀 責編: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