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一則有關“俄羅斯家暴去罪化”的新聞從外媒一路火到了國内各大新聞平台。
俄羅斯新法規定:輕微家暴初犯将不再被視為刑事犯罪行為,而将被視為級别較低的“違反行政法規行為”。對施暴者最高處以3萬盧布罰款,或行政拘留15天,或履行社會義務150小時的處罰。
對于此項新法的提出,一部分人表示認同,認為有時候人們對于“家庭暴力”與“家庭沖突”概念的混淆,會使那些非故意施暴者在舊法實行時受到過重的懲罰。并且據一些行政工作人員反應:諸如在丈夫被送入監獄後妻子在送給其的書信中表達懊悔之意之類的事件層出不窮,他們認為,适當減輕刑罰或有利于減少此類鬧劇發生。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對新法表示了抗議,他們認為,此法的推出會讓本就家暴泛濫的俄羅斯的女性所處的困境加劇,成為對施暴者的鼓勵因素,助長家庭暴力。
于我來說,我對于這項法規是不認同的。不論俄政府如何呼籲:區分“家庭暴力”與“家庭沖突”,并給“非故意施暴者”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我認為,這都是對于受害者的再次傷害。對施暴者開恩,難道不是對于受害者的微小人權的漠視?放走一個危險分子,難道不是縱容他再次危及他人?
家暴在俄羅斯如此橫行的一部分原因,是男少女多的現狀,使女性地位低下,甚至許多女性,在遭受家暴後還要忍氣吞聲。而層出不窮的以書信方式表示忏悔的鬧劇,難道不是女性地位低下的再一次體現嗎?一方面,那些将丈夫告上法庭,使他們承受牢獄之苦的女性在未來的安全并未受到直接保障,她們需要擔心充滿恨意的丈夫在出獄之後是否會加倍對其虐待;另一方面,女性的地位低下,使丈夫成為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而妻子們就不得不為家庭生計而發愁。
因此,要想改善目前混亂局面,減輕刑罰絕不是治本之法,從根源上看,加強性别平等宣傳,消除歧視,才是最重要的。
且亟待解決的也不隻是“家暴”,那些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的“校園暴力”、“性向歧視”,難道不是這個問題的另一面體現嗎?同樣是因為人們對于施暴者的仁慈,或者是對此類暴力的忽視,助長了暴力的進一步擴散,也使所有這些事件中的受害者,或與受害者相似者的人權受到越來越沉重的壓迫和威脅。
若我們繼續對這些受害者冷漠,對這些确切存在的歧視視若無睹下去,那麼總有一天,全世界都将被暴力吞沒,所有人都将處于危險之中。
因此,保護人權,阻止暴力的行動已迫在眉睫。在如今的混亂與躁動之中,隻有當有人站出來,呐喊,呼籲人權的平等,才最終能從根本上消除人們所遭受的威脅,解救陷于危險之中的人民。平等與安全,終将從一個區域,傳播到另一個區域;從一個國家,傳遞向另一個國家;從一個點,逐漸擴散到全世界,吞沒一切的不公與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