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嘻哈》這檔自制綜藝節目猶如一股襲來之勢将嘻哈文化推向大衆視野,讓地下非主流音樂得到更多人的注意。誠然,當大街小巷開始播放gai(《有嘻哈》參賽選手)的《火鍋底料》,當節目中的rapper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微博熱搜,我不禁開始思考,這種文化現象的背後動因何在,從流行到搖滾,從民謠到嘻哈,下一個全民追捧的音樂類型又會是什麼,嘻哈文化的本土化曆程又将幾何。
據資料顯示,嘻哈文化(Hip-Hop)起源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誕生于充斥着貧窮、暴力和毒品的美國紐約最窮的暴力社區布朗克斯,由中下層移民青少年首創,以塗鴉、街舞、DJ和饒舌為主要組成元素,并逐漸發展至全球的青少年流行文化。這裡的介紹交代了嘻哈文化的起源、形式。值得注意的一點,它的起源具有極強的地域色彩,它不僅是美國黑人民間藝術的宣洩,也是那個時代被壓抑的族群和階層群衆的心理宣洩。正是植根于這樣的地區和時代,使得嘻哈文化的出身帶着地下性和反叛性。所以你經常可見的嘻哈歌曲裡充斥着激進的、暴力的、反社會的文字和标志,髒話俚語随處可見。而說唱歌手們的穿着打扮也帶着極濃烈的個人色彩——金鍊子、棒球帽、大肥褲子,某種程度上這種個性的裝扮更多的是一種身份認同,以服飾和行為的差異将嘻哈群體同普通人群區别開來,以最鮮明的視覺記憶向人強調自身的特殊性。
為什麼這種誕生于美國土壤上的文化會普及到世界各地?放眼望去,嘻哈文化有着在全世界的“通行證”。在美國,黑人說唱歌手層出不窮,他們在各大頂尖級音樂典禮上拿獎到手軟;在日韓,k-pop成為他們獨樹一幟的音樂類型,成熟的歌曲制作造就了一個個嘻哈偶像;在中國,嘻哈文化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從八十時代中期《霹靂舞》等電影的引入到受“韓流”“日流”的影響,再到以潘玮珀(《有嘻哈》節目導師)等為代表的港台歌手翻唱日韓說唱歌曲引發熱潮。
作為一種現階段流行于全世界範圍内的文化,嘻哈文化在傳播發展過程中所體現出的是全球化特征,這種文化全球化是不同文化與傳統、與曆史不斷交流碰撞中摩擦的火花。嘻哈文化本質所體現的追求自由、崇尚個性、向往愛與和平是能在全世界得到認同的,正是這種認同造就了這種跨文化傳播的巨大成功,倘若缺乏了文化本身所具備的吸引特質,那麼引起全球追捧則是件不太可能的事。
其實在節目開始之前,中國的嘻哈文化與主流相差甚遠,大部分underground rapper以獨立說唱者或“抱團式”廠牌為生,livehouse是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用以演出謀生的地方。長期生長在battle(說唱的一種形式)、freestyle(即興說唱)中的rappers給人的第一印象更多是格格不入或者說野蠻生長。他們的說話、行為方式,甚至是成片成片的紋身都是我們的“主流”曾經不怎麼允許的,即使現在,我覺得中國的普羅大衆對嘻哈文化的理解力和容忍度隻是比以前高了一個層次,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嘻哈仍然是片面的、狹隘的。這種看法的本源跟這種文化的特質密不可分。在一個認可傳統文化、尊崇禮儀秩序的“主流”價值觀裡,為了說唱而放棄學業、與音樂朋友呆在一起的做法就會顯得離經叛道。一個中國家長這樣認為,兩個中國家長這樣認為,數以千計的中國家長都這樣認為,這種群體壓力帶給嘻哈文化的是無意識偏見和本能的抗拒。某種程度上,這其實折射了部分國人對跨文化傳播現象的無意識偏見和他們可能都本身意識不到的對文化全球化的自發抗拒。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并不是一味地指責“對嘻哈文化不理解”人群。隻是就事實本身出發,跨文化傳播中的無意識偏見需要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接受并認同一種文化本身是一件需要時間和理解力的事。它跟每個人的閱曆、認知有關,摘掉無意識偏見的“玫瑰色眼鏡”,從了解出發,先了解再評價、先認識再判斷,每個人為克服無意識偏見做出的努力都會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發揮出一定作用。這種作用是什麼,我暫且無從得知,玩笑地說,如果中國家長對嘻哈音樂的認知不隻停留在“二流子才玩的”“不學好才去搞這個”,節目裡那些rapper的少年時代可能會好過一點。
流行不應該隻是一陣風,我們看待一種文化現象也不能停留在表層。當一種事物開始以風一般的速度生長起來時,冷靜的思考會幫助它不隻是像風一般呼嘯而過。如何吹得大,怎樣吹得好才是每一種跨文化傳播現象背後應該思考的問題。最後,出于嘻哈愛好者的立場,我希望中國的嘻哈文化也會有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的一天。
(責編: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