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我院古豳地考古實習基地臨時團支部聯動學院本科生各團支部,采用新媒體直播的形式,于2020年7月15日赴馬欄革命紀念館進行主題學習,開展了一場别開生面的雲上團建活動。
此次活動的主持人是學院團委書記雷茂林,主講人為臨時團支部成員王國洪、葉芷,其他臨時團支部成員參與了此次活動。

在革命戰争年代形成的馬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馬欄革命紀念館位于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馬欄鎮馬欄村,馬欄被譽為“陝甘甯邊區的南大門”“中國革命英才培養的搖籃”。
支部成員首先來到馬欄革命紀念碑下進行莊嚴宣誓。馬欄革命紀念廣場上的馬欄革命紀念碑平地拔起,仿佛天地一柱。紀念碑高18米,象征着馬欄從1931到1949年,經曆了18年的革命曆史;底座6個台階,則象征馬欄從1931年到1937年,共經曆了6年的土地革命戰争,為走向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群衆基礎。碑上“馬欄革命紀念碑”幾個字蒼勁有力,來自紅二十六軍第二團團長的老一輩革命家王世泰。各位團員伫立在紀念碑下莊嚴宣誓,心中湧動着對革命前輩的崇高敬意,同時也更堅定了自己作為團員的目标和追求。

随後,支部成員參觀了馬蘭革命紀念館。走過工字房與習仲勳等革命先輩親手種植的核桃樹,雲上直播的鏡頭來到馬欄革命紀念館。展館正門上方懸挂着金色匾牌,上有習仲勳生前題寫的館名。展館入門是一組“峥嵘歲月”青銅雕塑。正中是七位領導人的站式圓雕,居中的是習仲勳同志。簇擁在兩側的是人民群衆的英雄群像,有農民、工人、紅軍、知識分子、商人和兒童團員等。英雄們的腳下是黃土高原,身後是蒼茫雄渾的馬欄山。在連綿起伏的山川中, 鑲嵌着七孔石橋和工字房。

展館辦有“馬欄革命史”專題陳列,借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陝甘甯邊區關中特區、關中分區的革命曆史,生動地再現了習仲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館内展出革命曆史文物600餘件,曆史照片800多幅,還有模型、油畫、雕塑及場景複原等輔助展品,把大家帶回那個烽火年代、艱苦歲月。



最後,支部成員圍繞馬蘭精神進行了交流發言。馬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新的形勢下,我們應該結合實際弘揚延安精神、馬欄精神,發揮出黨建的引領作用,努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複蘇的雙勝利。

站在紀念碑下,遠望是青山綠樹,擡眼是白雲藍天,無限風光使人胸襟開闊,不禁發出“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感慨。故事停留在過去,而記憶是長久的詩篇,我們會永遠銘記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也會代代傳頌永恒的馬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