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娱乐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青春風采  -  正文

電影青春,光影人生——專訪我校藝術學院青年教師張磊

發布日期:2013-12-15  閱讀量:

他是我一生最敬佩,最喜歡的老師,像孔夫子一樣,我腦海中的他不是什麼“大牌導演”,他是生活的藝術家,孩子們的開心果,我的老師。他古靈精怪,學識淵博,平易近人。喜歡他的作品:“他人賺錢,吾賺人生”,當今孔子,作為他的學生三生有幸。
——張磊2011級藝術學院學生
日前,在第13屆電影頻道電影百合獎頒獎典禮上,我校藝術學院青年教師張磊(張忠華)老師執導的兒童勵志影片《騾子的10000米》獲得優秀兒童片獎。今年已經是張磊老師連續三年穩拿電影大獎:《小豬快跑》獲得2011年第六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北京電影計劃融資會優勝項目獎;電影《偷心的番茄》2012年入圍第28屆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其本人獲“新銳導演”提名獎。
在大學時期,張磊亦是電影、學習兩不耽誤:2004年,張磊執導的短片《霸王年代》曾獲得第12屆北京國際大學生電影節大學生單元“最佳長片”獎;2006年,《紫陀螺》獲得首屆中國都大學生電影節暨DV藝術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及2007年第九屆共青團中央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文化作品獎;2007年,《火箭鹌鹑》獲得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創意獎。在電影取得累累碩果的同時,張磊依舊每年穩拿學校獎學金。

青春有夢,電影作伴
2007年6月,《火箭鹌鹑》榮獲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學生”競賽單元的“最佳創意獎”,作為惟一一位獲獎的中國導演,問及獲獎感受,張磊用“意外”兩字形容那時的心情;2013年5月,《騾子的10000米》獲電影百合獎,同是此問,張磊一臉平靜地說道“淡定”,“我沒有任何感覺,我隻想着一個電影拍完了,我下一步要拍什麼片子?所有的東西都是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規劃來。”或許個中感覺差異是對電影本身的預期大小不同,但變化背後,更多的源于電影之路帶給他的身體和心靈的磨練和成長,“像一頁紙一樣,積累厚度。”
幼年10歲開始寫相聲小品劇本,最初的夢想是當一名相聲演員,“喜歡站在舞台上,給大家帶來歡笑”。當高中帶着自創的劇本,進電視台應聘春節聯歡晚會時,卻吃了兩次閉門羹。無奈垂頭喪氣回到家,父母剛買的一台DV機卻意外的打開了張老師人生的一扇窗,突然發現“我所有表演的欲望,給觀衆帶來歡笑的狀态,完全可以通過電影的形式去表現”,于是乎,張磊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拍電影這條路,一走就走了20年到如今,一直走到各大電影頒獎現場。那一年——高二,張磊從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3年9月年進西北大學校門那天,張磊就已經完整規劃好了大學四年生活,“我很清晰的是,我帶着厚厚的策劃書進西大的。”與初次謀面的舍友“誇誇其談我的人生夢想”,此後,同慧影視工作室由舍友開始發家;大學第7天,他幾乎是全學校最早買電腦的,白天黑夜的寫劇本,“筆頭子從不會落下”,即使此次采訪初見張磊時,他依舊在聚精會神的敲擊鍵盤寫着劇本;為了獲取大量劇本素材,課間跑到文學院做了一次演講來招賢納士,對着一百多号人“誇誇其談我的夢想”,如今,當年文學院詹亞鵬等11個人進入到他電影創作的核心團隊。那一年——大一,電影夢每天被呐喊着,擲地有聲!
2004年,從舍友到班級一步步招兵買馬,創立了同慧影視工作室,命名同慧即希望同學的的智慧共同彙聚,在這片電影愛好者的天堂,聚集了學校文理兼備不同院系的人才。在社團創始初期資金不足,條件欠缺,技術拙稚,時間緊迫等困難下,力克千難萬阻,用“小米加步槍”相繼拍攝了校園浪漫喜劇《别把春天做了夢》、校園劇《鐘點日記》、以及後來一舉成名的兒童片《霸王年代》、劇情片《想飛》、紀錄片《航油工人的一天》、兒童片《我的叛逆不是罪》等多部作品。張磊一再強調:“同慧像一片土壤,像一個溫床,(希望)把同慧的精神保存下來,我感覺我有一種責任,有一種成長過來的經曆和經驗,我現在有一種感恩的心,還回來給這些孩子”,現如今,張磊大學借貸款花三四萬買的設備,至今仍留在同慧,采訪結束後又馬不停滴的給同慧的學生上課。那一年——大二,以同慧為光影平台,夢想正在發轫,巨變的前夜即将降臨……
2005年,可謂是張磊人生的一個巨大轉折點。那一年,2004年8月完工的電影《霸王年代》不負衆望,接連在西北大學首屆DV大賽,陝西電視台記錄片大賽,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影像大賽折桂獲獎。特别在最後這項賽事中榮獲非專業組最佳長片獎,成為西北五省高校六年來唯一獲此殊榮的學生影視作品。大賽組委會對《霸王年代》的評價是:“作者細緻,熱情地描繪了讓人心動的鄉村生活,表演很精彩。”《南方周末》報載,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把該片列入2005年度中國最值得關注小電影制作。張磊坦言道:“那個時候很激動興奮,等于說你的東西得到了認可,表明這行我可以走。”乘勝追擊,那一年假期,帶着《山殼小謠》的劇本,懷揣初戰告捷的信心,同全國8所高校的40名大學生200多名群演,前往秦嶺大山深處。“今年而立之年平三十歲,拍《山殼小謠》的這26天,是我目前人生最低谷的時期,最痛苦的階段,兩次頻臨死亡的邊緣。”26天大山深處曆險記,簡直是同惡劣的自然條件鬥争,“我們不是拍片子,是在和自然争鬥”。與蠍子同居,以夾雜一手厚的淤泥水為生活水源,甚至偶有臭蟲;每天中午下雨而突生奇癢無比的紅疹;拍到第7天,一些人熬不住惡劣的條件,軍心渙散臨時撂挑子,隻能返工重頭來過;晚上12點拍夜戲女主角意外掉水井;沒錢租車隻能人力扛上幾百斤重的電屏發電緻使全身紮上酸棗刺;報廢的面包車走到半路方向盤失靈,男二号腳差點被釘子紮穿……“每天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就為了把這片子拍完”。艱苦的外部條件已是無以複加,而身體折磨更是刻骨銘心。最後一周,每天挂完吊瓶再拍電影再挂吊瓶的節奏,父母強力幹預說“你不要命了,還不要别人命了。”“我必須得有個結果,給自己一個交代,哪怕這個結果很痛苦。”漫漫26天,《山殼小謠》終于竣工了,那一刻,他暈倒了,“輸液時胳膊就像汽車輪胎的橡皮圈,紮也紮不進去,忽然一紮進去,不滴液,拔也拔不出來,都不知道那是個啥現象。”短暫回家休息後,前往煙台海水散心,“一層人皮被揭了下來,皮膚全部爆開”。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勸說“你别弄了,這事弄不起來。”但在張磊的字典裡,沒有“放棄”倆字,收拾心情,2005年年底,《紫陀螺》劇本新鮮出爐。
2003——2007年,“我一定是全中國拍片子最多的人”,總共拍了11部長片,20多部短片。“每一部片子經曆的坎坎坷坷,隻不過是你人生中的曆練而已,現在看感覺(這26天)就是人生的甘泉,人生建築中的根基。”
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嘲笑和質疑,《火箭鹌鹑》中的主角炮輪就是張磊自身的隐喻,他用自己的堅持和勤奮,證明了夢想強大的力量,我的電影我做主,天道一定酬勤!

兒童題材電影,是偶然,更是必然!
一如《霸王年代》中純正的關中腔,原生态的農村生活景象,展現了孩童時代的純真和美麗。如今張磊将兒童題材電影定為主打方向,6月1日兒童節生日出生的他,似乎冥冥之中與“兒童”緣分天定,提及此張老磊解釋道“主觀客觀的相統一”。暑假想拍片子,恰逢小學生放假,“家附近就是小學,學校也很是支持演兒童電影,(加之)大哥哥帶着他們拍電影”,演員問題随之迎刃而解。這部機緣巧合之下拍攝的電影《霸王年代》獲得巨大成功,有着裡程碑式的意義。“一兩個兒童片成功了,随之一系列,找了一個經驗,掌握一個規律”。在不斷摸索之下,張磊發現在兒童題材電影幾乎空缺,少被關注的當下,這條路值得嘗試,前景廣闊。遂以社會需要,國家提倡和個人愛好為出發點,将目光轉向表演天真自然,内容形式活潑多樣,題材可挖掘性大的山村兒童題材。“我是大學的教育者,中國三億七千萬青少年,通過電影瞭望孩子們的心靈,展現孩子的世界和祖國未來的狀态。孩子的世界比較單純簡單,但是他的教育一定是陽光真善美的東西,中國傳統文化讓兒童電影在文化輸出占有優勢。” 張磊說道 。
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協會會長侯克明說:“去年國産兒童片為70部,動畫片占到20部,中國電影飛速發展的這10年,兒童片卻一直停滞不前,這已經成為一個怪圈。”今年“六一”國産兒童片又一次陷入“尴尬”,作家關山說:“我們長久以來的觀念總是希望把道德說教融到其中,使兒童的東西成人化、複雜化,這實際上是很難令孩子接受的。”“兒童電影應該是兒童視角來看這個世界,是兒童演給所有人看的片子,孩子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思維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樣的,很單純、很自然。”張磊在2007年接受華商報采訪時一再強調。
張磊的兒童電影反響如何呢?影迷看完《紫陀螺》後感慨連連,網友狄易之寫道:“這些都是真實的童年,隻要你有經曆,你就會有共鳴。你都沒有想到,在自己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時候有這麼一部片子讓子徹徹底底的回到童年,回望你的童年。”網友踏遍青山寫道:“這部樸實得就像門前的法梧樹一樣,不修邊幅的電影《紫陀螺》,卻讓我的感動油然而生,農村孩子席布魯,用最原生态的方式,演繹了一代代農村孩子成長的煩惱。”網友cgrenlimin寫道:“在席布魯身上,我看到了我的童年時光,想不到時隔十幾年,有幸回味,感慨良多,從他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未來,一個有夢想之人的未來!”2007年,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導演王全安也表示:“短片《火箭鹌鹑》可能讓我想起自己小的時候,我認為特别生動,也讓我有一種沖動是不是也拍一部關于我自己童年的電影。”此外,張磊所拍攝的一系列兒童影片在本校及西安多所高校交流放映,座無虛席,獲得一緻認可。
偶然之下與兒童電影結緣,專注做到底從而打出一片天,必然也!既然選擇一如既往紮根于兒童電影,作為熱愛人生的方式,“我永遠不會後悔,後悔的人看不到明天,帶着信仰做事情,這樣一個夢想是大家的夢想,這也是西大希望我做的事情,”

讓西大成為兒童影視文化亮點
2007年《火箭鹌鹑》獲獎後,赴上海領獎的張磊遭遇十七八家影視公司“圍攻”,同年7月大學畢業,張磊毅然決然的選擇留在西大任教,留在藝術學院。他在博客裡寫道:“很多大的影視公司找我談過話,抛出橄榄枝,還開出不菲的薪酬,請我帶上一腦袋新奇的點子加盟。我一一拒絕了,選擇了自己的母校,成為一名教師。”
對于張磊而言,“母校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我就是一顆種子,綜合性學科的優勢給了我和各種專業在一塊相互碰撞和交流的過程”,成就了今天的他。
張磊有個夢想:打造中國兒童電影品牌,讓自己的母校西北大學成為中國兒童影視文化的亮點,希望“在西大帶出幾個超出我的人。”談及此,他斬釘截鐵的說道:“這個夢想沒有變,一直都在,并且終将會實現。”藝術學院也為張磊成立了兒童電影電視研究中心,機遇業已降臨,夢想正在熠熠生輝!
“一百年壽命,要做一萬年的夢!”正如所言:人的身體和心靈,總有一樣在路上,夢想永不熄滅!一隻雙肩包,一台筆記本電腦,随時都在電影創作的路上……
回憶起大學四年生活,張磊洋溢着滿臉幸福:“我從不迷茫,為自己大學沒有虛度而溫暖。”針對當下大學生普遍迷茫的現狀,張磊建議道:“一定要找到自己癡迷的事,如果在大學期間,行萬裡路,讀一萬卷書,交一萬個朋友,可以做到一點,就會開悟。”希望張磊的熱血青春夢想之旅,可以點燃更多有夢想的青年勇敢追夢的熱情,隻要你敢于拼搏,夢想終究不是夢!




(責任編輯:喬雯莉)








搜狗百科·澳门新葡萄娱乐welcome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西安郭杜教育産業園區學府大道1号 郵編: 710127        後台登陸
Baidu
sogou